您的位置:首页 > 市场 > 正文

智慧养老让细微关怀触手可及 为老年人提供“点菜式”就近便捷养老服务

养老服务连着千家万户,事关百姓福祉。未来几年,我市养老事业发展还有哪些新动作?昨日从市民政局获悉,《天津市民政事业发展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出炉,到2025年,津城养老机构床位将达到10万张,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将实现在街道(乡镇)全覆盖,智慧养老让细微关怀触手可及。

养老服务设施是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的重要基础,是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载体。“截至目前,全市有养老机构床位8万张,从今年起,按照每年不少于5000张床位的建设进度,到2025年,全市养老机构床位将达到10万张,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不低于60%。”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,在加大机构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力度的同时,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也进入“加速模式”。按照“一区一中心、一街道(乡镇)一阵地、一居(村)一场所”的思路,我市将完善城乡三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网络,推进城乡居家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补齐、提档升级。落地“四同步”机制,大力推进城市新建城区、新建居住(小)区按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设施。推动各区政府通过建设、购置、置换、租赁等方式补齐老旧小区养老服务设施短板。今年,新建居住区配建率达到100%;到2025年,“一刻钟”居家养老服务圈逐步完善。继续推进社区老年日间照料服务中心(以下简称“照料中心”)建设,调整照料中心职能定位,加快推进照料中心社会化运营,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照料中心。到2022年年底,城市地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%。到2025年,城市地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100%,农村地区日间照料机构(含农村互助幸福院)覆盖率达到70%。

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加快,失能老人照护问题已成为养老服务的“最痛点”和底线民生的“最短板”。为了解决好失能老人的照护问题,我市列出清晰的任务清单──完善兜底养老服务。到2022年年底,每个涉农区至少建有1所以农村特困失能、残疾老年人专业照护为主的区级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(敬老院)。以重残、失能、留守、空巢、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难老年人为重点,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、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。今年,全面建立居家社区探访制度,确保失能老人均能有效得到社区帮扶,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%。

大力发展嵌入式养老。按照“1+N”思路,每个街道(乡镇)不少于1家区域型嵌入式机构(即街道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,面积不少于1000平方米)、N家社区型嵌入式机构,具备“三入四嵌一床位”(入托、入照、入户、嵌餐、嵌智、嵌康、嵌护、家庭养老床位)等综合服务功能,以嵌入式机构为载体,对有失能老人的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,把专业护理、远程监测等养老服务在老人家中开展。到2022年年底,100%的街道、40%的乡(镇)建有区域型嵌入式机构;到2025年,区域型嵌入式机构(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)在街道(乡镇)覆盖率达到100%。

高科技+人情味,智慧养老将成为未来养老发展新模式。据介绍,我市将整合现有资源,打造市级养老服务综合信息平台。落地推广应用“金民工程”养老服务信息系统,畅通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三级养老服务信息网络,推进机构、社区、居家服务相关信息互联互通。深化智能居家养老模式,汇聚线上线下资源,精准对接需求与供给,为老年人提供“点菜式”就近便捷养老服务。(记者韩雯)